搜索
搜索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【健康科普】养鸭患高热,需警惕“鹦鹉热”

【健康科普】养鸭患高热,需警惕“鹦鹉热”

【概要描述】

【健康科普】养鸭患高热,需警惕“鹦鹉热”

【概要描述】

详情

【健康科普】养鸭患高热,需警惕“鹦鹉热”


   近日,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洪江医院收住了一名反复高热的75岁患者程某,经过询问病史与完善相关检查,被确诊为鹦鹉热,罪魁祸首竟然是在集市上购买的几只小病鸭。
   患者入院后,行胸部CT检查提示为右下肺肺炎,经常规抗感染后高热不退,且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,肺部病变有明显进展,心肌酶、肝酶升高。通过询问病史得知,患者发病前在集市买了几只小鸭子,不曾想这些都是病鸭,医生当即考虑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可能,遂将患者转至鹤城院区进行肺泡灌洗液靶向测序(tNGS),不出所料,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,患者最终被诊断为鹦鹉热。找到病因后对症下药,患者体温很快恢复正常,咳嗽、胸闷、气促症状明显改善,复查肺部CT可见病灶明显好转。
   鹦鹉热又称为鸟疫,由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鸟类及鸡鸭等禽类传染至人体,且因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,故命名为鹦鹉热。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,潜伏期一般为7-15天,短者3天,最长可达45天。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,常见为高热、寒战、剧烈头痛、肌痛、干咳、呼吸困难和胃肠道反应,也有肺外器官的受损,严重者危及生命。
那应如何预防鹦鹉热呢?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洪江医院建议,要做好以下几点:
1.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;
2.向持牌动物售卖商购买禽鸟,切勿购买来历可疑或不明的宠物;
3.如家中有多个鸟笼,置放时应注意避免食物、羽毛或排泄物在它们之间传播,鸟笼及沾有禽鸟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件要定期彻底消毒;
4.清洁鸟笼或处理鸟类的粪便,分泌物或羽毛尘时,需戴上手套和外科口罩;
5.在清洁受污染的物件之前,应该使用水或消毒剂润湿表面,避免干扫或使用吸尘机/高压水枪,尽量减少羽毛、尘埃和粪便的飞扬;
6.用洗涤剂彻底擦洗禽鸟放置的空间,去除所有粪便,然后消毒或清水冲洗所有物品;
7.在接触禽、鸟类或其粪便后,用清水和皂液彻底洗手;
8.避免将禽鸟放置在密闭的环境中,保持空气流通;
9.隔离并尽快将带病禽鸟送往兽医处治疗;
10.避免与带病禽鸟有亲密接触;
11.如出现高热、咳嗽、头痛、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时需尽快就医,并告知临床医生其特殊职业接触史。
通讯员:舒婵娟

 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
急救电话:0745—2866666        

投诉电话:0745—2856981(非正常上班时期 请拨打咨询电话0745-2858505)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投诉监察电话:0745--2855053
咨询电话:0745—2853017(正常上班时间)     0745—2858505(非正常上班时间)
地址:怀化市鹤城区五溪大道(五溪文化广场)
乘车路线:市内乘公交车1路、21路、39路直达前门,乘2路、15路、27路下车后右拐达后门。

这是描述信息

微信二维码